战争是一场释放人性恶的煞狗,特别是那些以侵略为目的的战争。在连续战争的胜利面前,侵略者往往会被胜利冲昏头脑,野心也会随之加剧。
日本和德国都是历史上的典型例子。日本曾经成功地吞并了中国东北地区后,野心变得更加膨胀,继续侵略中国其他地区。而德国则以欧洲为据点,先后吞并周边小国,又企图以苏联为突破口,实现称霸世界的野心。希特勒的计划最终因为苏联的坚决反击而彻底失败。
大多数人只知道希特勒侵占苏联是他试图统治世界最关键的一步,但很少人知道,在他的侵略计划中,除了苏联,他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目标。这个目标是他战略计划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一旦实施,将会引发世界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而改变当时世界的格局。
希特勒的下一个目标是什么?为什么只有在击败苏联之后才能实施这个目标呢?
1939年8月,苏德两国签署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使得此前敌对的关系迅速转变为友好。这一举动不仅为希特勒和斯大林缓和了紧张局势,还为双方提供了时间和空间来规划未来的战略。
希特勒希望避免苏联和英国结盟,避免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境。而斯大林则想利用这段时间,加快苏联的工业化进程,为未来做好准备。
这份条约的维持时间却短暂得令人惊讶,就像厕所里的废纸,被扔进了历史的垃圾桶。
1940年7月,希特勒召集了一次高级军事会议,在会上宣布了对苏联发动军事行动的计划。他希望通过闪电战的方式迅速摧毁苏联,实现其称霸世界的野心。
德国最高统帅部的约德尔将军和曼斯坦因将军对此十分疑惑。从纯军事角度出发,他们认为立即对广阔的苏联发起袭击是极不明智的。
约德尔和曼斯坦因都深知历史上拿破仑远征俄罗斯的教训,他们担心重蹈覆辙。由于第三帝国的元首制度,他们只能选择沉默。
为了实现希特勒的计划,“巴巴罗萨”计划迅速制定出来。这个计划要求在短短一到两个月内,通过一次大规模进攻,消灭苏联的抵抗,占领重要的城市和地区,使苏联只能勉强维持基本生存。
希特勒的期望并没有实现。苏联拥有广阔的战略深度,有效地阻止了德国的坦克进攻。此外,苏联已经完成了工业化进程,人员素质、武器装备、战略部署都能和德国相抗衡。
斯大林格勒战役和列宁格勒战役的胜利,打破了德国法西斯不可战胜的神话,也赢得了美国的支持。希特勒的“巴巴罗萨”计划最终破产,成为二战中的一段历史。
如果“巴巴罗萨”计划顺利实施,苏联将只能在乌拉尔山以东蜷缩求生,希特勒几乎掌控了整个欧洲大陆。
希特勒并不打算停止他的征服步伐,相反,击败苏联只会助长他的野心。在他的计划中,下一个目标是地中海周边地区,以实现构想中的“第三帝国”。
“第三帝国”指的是纳粹德国在1933年至1945年的统治期间。在此之前,德国曾有过两个帝国,即“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和“德意志帝国”。
希特勒设想的“大德意志帝国”旨在确立德国在欧洲的永久霸权,成为罗马帝国疆域的伟大继承者。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必须将整个地中海变成帝国的内湖,并控制北非地区,这关系到他与意大利和日本的轴心同盟关系。
1940年9月27日,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在柏林签署了《三国同盟条约》,这一历史事件标志着二战期间轴心国势力的进一步合作和团结。该条约内容包括各方承诺相互尊重在欧洲和亚洲建立新秩序的权利,进一步巩固了轴心国的地位和势力范围。
这一条约的签署进一步加强了德、意、日三国之间的合作关系,为它们共同实现在欧洲和亚洲地区的战略目标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各方互相支持、密切合作,共同应对来自盟国的挑战,同时加强了对领土和资源的控制,推动了轴心国在战争中的优势地位。
对于德国来说,与苏联问题的解决相比,稳固控制地中海周边地区、巩固与意大利的同盟关系并营造出类似罗马帝国的假象成为首要任务之一。这符合希特勒长远的谋划,他希望通过控制这一地区实现对欧洲的全面控制,并将德意关系打造成欧洲秩序中的主导力量。
1940年12月,希特勒在准备对苏联发动进攻之前,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稳定地中海地区的局势。随后,于1941年1月11日,他签署了第22号作战指令,即“向日葵行动”,命令德国空军第10军前往西西里岛,协助攻击马耳他和英国的运输船队。
这段历史记录突显了希特勒时代德国的扩张野心。假若他成功实施了“巴巴罗萨”计划,德国将几乎掌控整个欧洲大陆。希特勒的下一个目标则是控制地中海周边地区,以完成他构想中的“第三帝国”。
希特勒设想的“第三帝国”是基于对德国在欧洲的地位和影响力的追求。他希望通过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来确保德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扩张德国的领土,强化德国的军事实力,以及建立与其他国家的同盟关系。
希特勒希望将德国打造成一个强大的国家,能够在欧洲扮演领导角色。他将德国视为罗马帝国的继承者,并希望通过实现这一设想来确立德国在欧洲的永久霸权。他计划控制地中海和北非地区,以加强德国与意大利和日本的同盟关系,并在全球范围内扩大德国的影响力。
虽然希特勒在解决苏联问题后计划实施这些行动,但随着战局的发展,他的计划最终未能实现。苏联的坚强抵抗和盟国的支援使得德国最终失败,希特勒的野心也最终落空。
1940年1月12日,希特勒任命了在法国战争中表现出色的坦克指挥官隆美尔为德国非洲军团总司令。隆美尔抵达北非后,对那里的荒凉地形有了深刻的印象,他形容利比亚唯一铺设的道路,巴尔比亚大道,就像一条黑色的线在荒无人烟的大地上延伸。
虽然隆美尔名义上受意大利指挥官领导,但实际上他早已独立指挥军队。1941年3月24日,隆美尔不顾柏林的命令,对英联邦军队发动了攻势,一路将英国军队赶出了利比亚。
隆美尔清楚希特勒派他来北非只是为了稳住局势,帮助意大利守住利比亚。然而,他并不因此止步不前。早在一战时,隆美尔就荣获德国最高级别的勋章,他有着强烈的求胜欲望,这驱使着他超越任务目标,展开更大规模的进攻。
当时希特勒的主要敌人是苏联,因此隆美尔所能做的事情相当有限。他在日记中抱怨道应该攻击马耳他而不是克里特岛,以便占领全部地中海海岸线,还可占领中东,作为石油来源和进攻苏联的基地。
希特勒在二战期间过于专注于苏联战事,而忽视了地中海这一关键地区,这个错误最终导致了他的失败。在接近两年的时间里,轴心国浪费了地中海的巨大战略优势,英军在利比亚南部建立了强大的军队,其坦克数量相当于轴心国的两倍。
这段历史告诉我们,有时候一个人的执拗和仇恨会让他的头脑变得糊涂,导致他做出错误的决定。希特勒无视了隆美尔的建议,没有给他增派所需的兵力,这使得隆美尔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指挥才能。如果希特勒能够更理智地对待战争,也许整个历史进程会截然不同,隆美尔可能早就夺下了整个地中海,占领了中东,与苏联形成了对峙局面。
世界历史告诉我们,一旦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迎来衰退,国家也不例外。
各国的发展路径却各有不同,谁也无法准确预测哪个国家会成为下一个世界霸主,尽管其中也有一定的规律性。
无论是农业时代还是工业时代,一旦取得发展势头,就难以阻挡。但东西方国家的发展方式却大相径庭。
中国的崛起是以合作共赢为主导,更喜欢以理性说服人,而西方更倾向于“利以力服人”的理念。
西方国家历史上更加倾向于掠夺,对弱小国家的剥削现象更为明显,这似乎是他们的文化传统。
一战结束后的德国,虽然也属于西方国家,但作为战败国,却遭受了其他西方国家的剥削和压迫。
被过度压榨的事物必然会出现反弹,德国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一战后,德国在西方国家的大肆洗劫之后,德国人民的心态发生了转变,为二战埋下了隐患。
《凡尔赛条约》让德国失去大量领土,经济和军事上遭到严重压榨,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面对困境,德国变得低调,但背后却积蓄着怒火。这导致了希特勒的崛起,他利用了西方的绥靖政策,快速发展了德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
尽管英美意识到德国的异样发展,却没有能力制止。德国实力的不断增加让希特勒的野心膨胀,他发展了强大的军备实力,储备令人叹为观止。
希特勒的口才和对年轻人的煽动使得德国的军队人数庞大,进而为希特勒的侵略行为创造了有利条件。
因为经济实力的强大和军事实力的快速提升,希特勒开启了对欧洲周边国家的侵略,将目光最终放在了苏联。
苏联却成为了希特勒野心的终结者,德国在苏联战场上最终失败。
或许希特勒当时并没有想到,拿下波兰如此顺利,以至于他在向苏联宣战时从未考虑过自己会被苏联打败。
在此之前,德苏两国曾多次交手,但苏联却在德军的猛攻下被逐步逼退,德国也相继占领了苏联的多个城市。
按照希特勒原定的计划,拿下苏联是他实施计划的第二步,因此在取得初期胜利后,希特勒决定直接进攻苏联的首都莫斯科。
然而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他的美梦在这场战争中被彻底打破。当时的莫斯科已经进入严冬,这对德军而言是相当大的考验。
加上德军在前期与苏联的战斗中消耗巨大,德军的供给明显不足,不仅士兵身体出现问题,武器也受到了“冻结”。
无奈之下,希特勒只能暂缓进攻莫斯科的计划。而此时的斯大林面对德军即将到来的攻势,也决定背水一战,因为他知道,如果首都沦陷,整个苏联将面临灾难。
这场战役关乎苏联的存亡,苏联士气空前高涨。在本土作战,苏联更具优势,在德军的再次进攻中,苏联不仅挡住了德国的进攻,还将其推回。
随后,德苏战局彻底逆转,苏联不断从德军手中夺回失地,德军节节败退。
德国之所以失败,与在苏联战场上消耗了时间和军事资源密不可分,这也是导致他的世界霸权计划最终失败的重要原因。
尽管后来的历史文献也证实了这一点,德国战败并非完全是因为苏联,但这场德国对苏联的消耗战,为美英等国争取了喘息之机,最终取得了二战的胜利。
对于终结德国梦想的苏联来说,这场胜利暂时让其再次回到了世界舞台中心。至于德国最终失败的原因,历史学界至今仍存在争议。
或许在德苏战争结束后,人们将关注的焦点仅停留在希特勒的胜利,对于他接下来的计划似乎没有过多关注,因此关于他真正目标的揣测一直存在。
直到多年后的一些文献中,才透露出了希特勒击败苏联后的下一步计划,原来他的目标竟然是中东地区。那么,为什么希特勒将目标锁定在了中东地区呢?
在一次会议上,希特勒曾这样发言:“一旦我们击败苏联,我们就可以直取伊朗,从伊朗进攻抢占波斯湾地区。”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占有中东大量的石油储备,还可以直接切断美国援助英国的海上通道,使得英国在没有援助的情况下变得极为孤立,最终难逃失败命运。
希特勒在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就已经制定了这样的计划,一旦击败苏联,他的下一个目标就是中东。
中东作为石油资源丰富的地区,是美英等国的石油储备库,自然也成为了德国的攻击目标。
而中东被称为世界的“火药桶”,其石油产量之高令人震惊。作为石油产量最丰富的地区,中东自然引起了德国的贪婪。
希特勒之所以想要攻下中东地区,主要原因是为了获取这片“大油田”,这里的石油资源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巨大的财富。
占领中东意味着德国将拥有源源不断的资源供应,从而不断强化其军事实力,扩大德国的版图,这才是希特勒最终的目的。
在实施这一计划的过程中,希特勒没有料到苏联会如此坚决地阻止他的进攻,最终导致了他的梦想破灭,一切非正义的战争最终以失败告终。
希特勒的许多思想都在《我的奋斗》一书中得到了体现,他几乎是按照这些思想来实施他的计划的,包括种族主义和反犹太主义。
在领土问题上,希特勒提出了领土变更论,为他的对外扩张提供了理论依据。
他认为一个国家的领土不应该永久地属于它,而应该根据武力来决定。他认为德国的领土并不是上帝赐予的,而是通过武力夺取来的。
因此,他主张德国应该为日耳曼人夺取更多的“生存空间”,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耕地。
在宣扬对外扩张时,希特勒特别强调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精神。他认为,要想让德国在世界上站稳脚跟,就必须接受普鲁士的军事训练。他鼓动人们为了保障日耳曼民族在世界上应得的领土而牺牲流血。
他认为,要让“大德意志帝国”在世界上生根发芽,就必须控制地中海及其周边地区。
历史是残酷的,希特勒最终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走向了失败,成为了理性人们口诛笔伐的对象。